裸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的一种,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大多为单轴分枝的高大乔木,少为灌木,稀为藤本;次生木质部几全由管胞组成,稀具导管。叶多为线形、针形或鳞形,稀为羽状全裂、扇形、阔叶形、带状或膜质鞘状。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同株;小孢子叶球(雄球花)具多数小孢子叶(雄蕊),小孢子叶具多数至2个小孢子囊(花药),小孢子(花粉)具气囊或船形具单沟,或球形外壁上具一乳头状突起或具明显或不明显的萌发孔或无萌发孔,或橄榄形具多纵肋和凹沟,有时还具一远极沟,多为风媒传粉,花粉萌发后花粉管内有两个游动或不游动的精子;大孢子叶(珠鳞、珠托、珠领、套被)不形成封闭的子房,着生一至多枚裸露的胚珠,多数丛生树干顶端或生于轴上形成大孢子叶球(雌球花);胚珠直立或倒生,由胚囊、珠心和珠被组成,顶端有珠孔。种子裸露于种鳞之上,或多少被变态大孢子叶发育的假种皮所包,其胚由雌配子体的卵细胞受精而成,胚乳由雌配子体的其他部分发育而成,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胚具两枚或多枚子叶。裸子植物的染色体基数少(x=8~20),形较大,在各属基本一致。现代裸子植物的种类分属于5纲(银杏纲、苏铁纲、红豆杉纲、松柏纲、买麻藤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有5纲8目11科41属236种47变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2变种。
银杏纲
银杏纲看名字也能知道是银杏类的植物,银杏纲是落叶乔木,树干端直分枝,次生木质部由管胞组成,无导管。叶为单叶,扇形,具长柄,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球花单性,雌雄异株,生于短枝顶部的鳞片状叶的腋内;雄球花具梗,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具短梗,螺旋状着生,常具2花药,花粉萌发时产生2个有纤毛能游动的精子;雌球花具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分多叉,叉顶具珠座,每珠座生1枚直立胚珠。种子核果状,具三层种皮,胚乳丰富。
该纲物种(包括已经灭绝的银杏古化石)与现存的物种均有叶扇形,先端2裂或波状缺刻,具分叉的脉序的三项重要特征。地质历史上银杏类植物为高大多枝落叶乔木、具有挺拔的树干与独特的扇形叶片。由于现存大多数银杏类化石是营养器官,繁殖器官很少见;又由于银杏纲中化石极为庞杂。所以该段仅对银杏类植物的营养器官作一般性描述:叶一般具柄,叶片呈扇形,不分裂或分为多条裂片,分叉的脉序。
苏铁纲
苏铁纲又称为铁树纲,该属多为常绿木本植物。铁树纲植物起源于古生代的二叠纪与晚石炭世的种子蕨纲,中生代的侏罗纪相当繁盛,白垩纪开始衰退,以后逐渐趋于衰退,现代残留的不多。苏铁纲现仅有1目4科,共11属约124种。
铁纲植物多具大型羽状复叶,少数具单叶;叶螺旋状排列,革质,顶生,幼叶卷曲,叶落后叶基常残留在茎上,多具平行叶脉,少数为扇形脉或网状脉。茎大多较粗短,原始类型分叉,较进化类型不分叉,其表面常具叶落后残留的叶基,内部虽有形成层,但次生木质部不发育,树皮和髓部较厚。雌雄同株或异株,花为单性花或两性花。大小孢子叶球分别着生在不同植株顶端,小孢子叶球由多数小孢子叶螺旋排列轴上而成,.每个小孢子叶的背面有许多小孢子囊,内有小孢子,生殖时产生螺旋形有鞭毛的游动精子;大孢子叶球由多个大孢子叶组成,每个大孢子叶扁平,上部呈羽状分裂,密生黄褐色绒毛,下部两侧着生几个大孢子囊,成熟后形成一个核果状的种子。苏铁纲植物起源于二叠纪或晚石炭纪的种子蕨纲,中生代很繁盛,白垩纪衰退,现代残留的不多,仅9属共100多种,分布于亚洲、美洲、澳洲及南非的热带及亚热带区,现生代表植物是苏铁。
红豆杉纲
红豆杉纲常绿乔木或灌木,多分枝。叶为条形、披针形、鳞形、钻形或退化成叶状枝。常绿乔木或灌木,多分枝。叶为条形、披针形、鳞形或退化的叶状枝,孢子叶球单性异株,稀同株。胚珠生于盘状或漏斗状的珠托上,或由囊状或杯状的套被所包围。种子具肉质的假种皮或外种皮。
红豆杉纲是裸子植物门中的一个纲,为木本植物,多分枝,常绿乔木或灌木。叶线形或披针形,直或微弯,螺旋状排列或交互对生;叶柄常扭转,排成两列,上面中脉明显或不明显,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气孔带。植株雌雄异株,偶尔也有雌雄同株的情况发生;雄球花球状或穗状而单生于叶腋外,或相互对生排成穗状花序而集生枝顶,每1枚雄蕊具3~9枚辐射状或向外一边排列有背腹面区别的花药,药室纵裂;雌球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或苞腋处,基部有多数覆瓦状排列或交互对生的苞片;胚珠1个,直立,生于花轴近顶端或侧生于短轴顶端的苞腋,基部具珠托。种子无梗,全部包于肉质假种皮内,或有短梗,生于杯状肉质假种皮中,或有明显的梗,包于囊状肉质假种皮中,仅顶端尖头露出,当年成熟或翌年成熟。花粉球形,大部分有褶皱,外壁两层,内壁较薄,在外层中可以看出与轮廓线垂直的基柱,表面被有较密的颗粒状雕纹,轮廓线不平,没有明显的萌发孔。
红豆杉纲植物有14属约162种,隶属于3科,即罗汉松科、三尖杉科和红豆杉科;中国有3科7属33种。红豆杉纲起源较早,根据已有的化石记录,红豆杉属始见于中侏罗纪,至新第三纪在欧洲、亚洲及北美洲均有分布。现在的红豆杉纲植物有:红豆杉、罗汉松、香榧榧树等。
松柏纲
松柏纲松柏纲植物是现代裸子植物中数目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最早出现于晚石炭世,当时较单调,多为(瓦契杉)型,中生代早期世本纲进化松柏纲最为强烈的时期,至晚侏罗世或早白垩世似已达到顶峰,古生代松柏纲已绝灭的类型主要归属于伏脂杉目。
常绿或落叶乔木,稀为灌木,茎多分枝,常有长、短枝之分;茎的髓部小,次生木质部发达,由管胞组成,无导管,具树脂道。叶单生或成束,针形、鳞形、钻形、条形或刺形,螺旋着生,叶的表皮通常具较厚的角质层及下陷的气孔。孢子叶球单性,同株或异株,孢子叶常排列成球果状。精子无鞭毛。胚乳丰富。本纲有7科57属约600种。分布于南北两半球,以北半球温带,寒温带的高山地带最为普遍。叶在枝上的排列一般为螺旋状或假两列状,少数呈交互对生或轮状排列,亦有的呈两列状。叶一般具较厚的角质层,表皮细胞小,具厚壁、气孔深陷。松柏纲一般为雌雄同株。雌花具有和苛达树雌花相似的特点,为一雌性复合构造,由营养鳞片和具柄胚珠组成,长在托片腋部。不同的种类,果鳞有不同的来源,有的来自托片,有的来自营养鳞片,有的来自托片和营养鳞片的融合。种子具较硬种皮。次生木质部由管胞组成,通常具树脂及树脂细胞。松柏纲植物精细胞无纤毛,这种性状在裸子植物系统发育上较苏铁纲和银杏纲进化。常见的松柏纲植物有水杉、云杉等。
买麻藤纲
买麻藤纲听名字应该很少人知晓,因为买麻藤纲一共就包括3目,3科,3属,约80种。中国只有2目,2科,2属,19种。买麻藤纲为买麻藤纲植物一般为灌木、乔木或藤本,常见的有买麻藤(倪藤)、小叶买麻藤(细样买麻藤、狗裸藤)。这类植物起源于新生代。
本纲植物的茎内次生木质部有导管,没有树脂道,孢子叶球有盖被,胚珠包裹于盖被内,许多种类有多核胚囊而无颈雪因器,这些特征是裸子植物中最进化类群的性状。叶对生或轮生,叶有各种类型,有细小膜质鞘状,或绿色扁平似双子叶植物,也有肉质而极长大,呈带状似单子叶植物。孢子叶球单性,异株或同株,或有两性的痕迹,有类似于花被的盖被称为“假花被”,盖被膜质、革质或肉质;胚珠1个,珠被1~2层,具珠孔管;精子没有纤毛;颈卵器极其退化或无;成熟大孢子叶球为球果状、浆果状或细长穗状。种子包于由盖被发育而成的假种皮中,种皮1~2层,胚乳丰富。
银杏纲
银杏纲看名字也能知道是银杏类的植物,银杏纲是落叶乔木,树干端直分枝,次生木质部由管胞组成,无导管。叶为单叶,扇形,具长柄,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球花单性,雌雄异株,生于短枝顶部的鳞片状叶的腋内;雄球花具梗,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具短梗,螺旋状着生,常具2花药,花粉萌发时产生2个有纤毛能游动的精子;雌球花具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分多叉,叉顶具珠座,每珠座生1枚直立胚珠。种子核果状,具三层种皮,胚乳丰富。
该纲物种(包括已经灭绝的银杏古化石)与现存的物种均有叶扇形,先端2裂或波状缺刻,具分叉的脉序的三项重要特征。地质历史上银杏类植物为高大多枝落叶乔木、具有挺拔的树干与独特的扇形叶片。由于现存大多数银杏类化石是营养器官,繁殖器官很少见;又由于银杏纲中化石极为庞杂。所以该段仅对银杏类植物的营养器官作一般性描述:叶一般具柄,叶片呈扇形,不分裂或分为多条裂片,分叉的脉序。
苏铁纲
苏铁纲又称为铁树纲,该属多为常绿木本植物。铁树纲植物起源于古生代的二叠纪与晚石炭世的种子蕨纲,中生代的侏罗纪相当繁盛,白垩纪开始衰退,以后逐渐趋于衰退,现代残留的不多。苏铁纲现仅有1目4科,共11属约124种。
铁纲植物多具大型羽状复叶,少数具单叶;叶螺旋状排列,革质,顶生,幼叶卷曲,叶落后叶基常残留在茎上,多具平行叶脉,少数为扇形脉或网状脉。茎大多较粗短,原始类型分叉,较进化类型不分叉,其表面常具叶落后残留的叶基,内部虽有形成层,但次生木质部不发育,树皮和髓部较厚。雌雄同株或异株,花为单性花或两性花。大小孢子叶球分别着生在不同植株顶端,小孢子叶球由多数小孢子叶螺旋排列轴上而成,.每个小孢子叶的背面有许多小孢子囊,内有小孢子,生殖时产生螺旋形有鞭毛的游动精子;大孢子叶球由多个大孢子叶组成,每个大孢子叶扁平,上部呈羽状分裂,密生黄褐色绒毛,下部两侧着生几个大孢子囊,成熟后形成一个核果状的种子。苏铁纲植物起源于二叠纪或晚石炭纪的种子蕨纲,中生代很繁盛,白垩纪衰退,现代残留的不多,仅9属共100多种,分布于亚洲、美洲、澳洲及南非的热带及亚热带区,现生代表植物是苏铁。
红豆杉纲
红豆杉纲常绿乔木或灌木,多分枝。叶为条形、披针形、鳞形、钻形或退化成叶状枝。常绿乔木或灌木,多分枝。叶为条形、披针形、鳞形或退化的叶状枝,孢子叶球单性异株,稀同株。胚珠生于盘状或漏斗状的珠托上,或由囊状或杯状的套被所包围。种子具肉质的假种皮或外种皮。
红豆杉纲是裸子植物门中的一个纲,为木本植物,多分枝,常绿乔木或灌木。叶线形或披针形,直或微弯,螺旋状排列或交互对生;叶柄常扭转,排成两列,上面中脉明显或不明显,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气孔带。植株雌雄异株,偶尔也有雌雄同株的情况发生;雄球花球状或穗状而单生于叶腋外,或相互对生排成穗状花序而集生枝顶,每1枚雄蕊具3~9枚辐射状或向外一边排列有背腹面区别的花药,药室纵裂;雌球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或苞腋处,基部有多数覆瓦状排列或交互对生的苞片;胚珠1个,直立,生于花轴近顶端或侧生于短轴顶端的苞腋,基部具珠托。种子无梗,全部包于肉质假种皮内,或有短梗,生于杯状肉质假种皮中,或有明显的梗,包于囊状肉质假种皮中,仅顶端尖头露出,当年成熟或翌年成熟。花粉球形,大部分有褶皱,外壁两层,内壁较薄,在外层中可以看出与轮廓线垂直的基柱,表面被有较密的颗粒状雕纹,轮廓线不平,没有明显的萌发孔。
红豆杉纲植物有14属约162种,隶属于3科,即罗汉松科、三尖杉科和红豆杉科;中国有3科7属33种。红豆杉纲起源较早,根据已有的化石记录,红豆杉属始见于中侏罗纪,至新第三纪在欧洲、亚洲及北美洲均有分布。现在的红豆杉纲植物有:红豆杉、罗汉松、香榧榧树等。
松柏纲
松柏纲松柏纲植物是现代裸子植物中数目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最早出现于晚石炭世,当时较单调,多为(瓦契杉)型,中生代早期世本纲进化松柏纲最为强烈的时期,至晚侏罗世或早白垩世似已达到顶峰,古生代松柏纲已绝灭的类型主要归属于伏脂杉目。
常绿或落叶乔木,稀为灌木,茎多分枝,常有长、短枝之分;茎的髓部小,次生木质部发达,由管胞组成,无导管,具树脂道。叶单生或成束,针形、鳞形、钻形、条形或刺形,螺旋着生,叶的表皮通常具较厚的角质层及下陷的气孔。孢子叶球单性,同株或异株,孢子叶常排列成球果状。精子无鞭毛。胚乳丰富。本纲有7科57属约600种。分布于南北两半球,以北半球温带,寒温带的高山地带最为普遍。叶在枝上的排列一般为螺旋状或假两列状,少数呈交互对生或轮状排列,亦有的呈两列状。叶一般具较厚的角质层,表皮细胞小,具厚壁、气孔深陷。松柏纲一般为雌雄同株。雌花具有和苛达树雌花相似的特点,为一雌性复合构造,由营养鳞片和具柄胚珠组成,长在托片腋部。不同的种类,果鳞有不同的来源,有的来自托片,有的来自营养鳞片,有的来自托片和营养鳞片的融合。种子具较硬种皮。次生木质部由管胞组成,通常具树脂及树脂细胞。松柏纲植物精细胞无纤毛,这种性状在裸子植物系统发育上较苏铁纲和银杏纲进化。常见的松柏纲植物有水杉、云杉等。
买麻藤纲
买麻藤纲听名字应该很少人知晓,因为买麻藤纲一共就包括3目,3科,3属,约80种。中国只有2目,2科,2属,19种。买麻藤纲为买麻藤纲植物一般为灌木、乔木或藤本,常见的有买麻藤(倪藤)、小叶买麻藤(细样买麻藤、狗裸藤)。这类植物起源于新生代。
本纲植物的茎内次生木质部有导管,没有树脂道,孢子叶球有盖被,胚珠包裹于盖被内,许多种类有多核胚囊而无颈雪因器,这些特征是裸子植物中最进化类群的性状。叶对生或轮生,叶有各种类型,有细小膜质鞘状,或绿色扁平似双子叶植物,也有肉质而极长大,呈带状似单子叶植物。孢子叶球单性,异株或同株,或有两性的痕迹,有类似于花被的盖被称为“假花被”,盖被膜质、革质或肉质;胚珠1个,珠被1~2层,具珠孔管;精子没有纤毛;颈卵器极其退化或无;成熟大孢子叶球为球果状、浆果状或细长穗状。种子包于由盖被发育而成的假种皮中,种皮1~2层,胚乳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