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亚纲是一个植物亚纲,属于被子植物门下,双子叶植物纲的一亚纲。石竹亚纲植物体含有甜菜碱,少数含原花青素苷等物质。石竹亚纲多数为草本,常为肉质或盐生植物。叶常为单叶,互生、对生或轮生。花常两性,整齐,分离或结合;花被形态复杂而多变,同被、异被或常单被,花办状或萼片状;雄蕊常定数,离心发育,花粉粒常3核,稀2核;子房上位或下位,常1室,胚珠1至多数,特立中央胎座或基生胎座,胚珠弯生、横生或倒生,具双珠被及厚珠心。种子常具外胚乳或否,贮藏物质常为淀粉;胚常弯曲、环形或直立。石竹亚纲共有3目,14科,约11000种,石竹亚纲最大的目为石竹目。石竹目的绝大多数植物具PⅢ型筛分子质体,而蓼目、蓝雪目等具S型质体。
石竹目
石竹目为草本,有些为肉质植物。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同被、异被或单被。花盘有或无;雄蕊定数,2至1轮,1轮者常与花被对生,子房上位,常合生,弯生胚珠,多数至1个;中轴胎座至特立中央胎座。胚弯曲,包围淀粉质的外胚乳。包括12科:商陆科、玛瑙果科、紫茉莉科、番杏科、刺戟木科、仙人掌科、藜科、苋科、马齿苋科、落葵科、粟米草科、石竹科。
蓼目
蓼目仅蓼科,约40属800多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为灌木或小乔木。茎通常具膨大的节。叶为单叶,互生,有托叶鞘。花两性,稀为单性,辐射对称;花序由若干小聚伞花序排成总状、穗状或圆锥状,花有时单生;花被片3~6;雄蕊6~9,极少为16,有花盘;雌蕊1,子房上位,1室。瘦果卵形,具3棱或扁平,通常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胚弯生或直立,胚乳丰富。可分蓼亚科和酸模亚科,如蓼属、大黄属、沙拐枣属、木蓼属、冰岛蓼属、酸模属,翼蓼属、翅果蓼属为我国特有属。多为野生杂草,部分有药用价值。
白花丹目
白花丹目仅白花丹科(蓝雪科),共21属580种,分布于全球,多在北半球热带以外的半干旱地,以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为主,大都为耐盐碱植物。直立或攀援的灌木、亚灌木或1年生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序为穗状、头状或蝎尾状聚伞花序;苞片常形成鞘状总苞,干膜质;花萼宿存、合生,萼齿5,齿间常膜质;花瓣分离或合生,裂片5;雄蕊5,与花瓣或花冠裂片对生,子房上位,无柄,1室,胚珠1。蒴果为宿存萼所包,果皮干膜质或多少革质,不开裂或盖裂,稀从基部向上瓣裂。蓝雪花属和白花丹属常作观赏植物栽培于庭园,也供药用。
石竹目为草本,有些为肉质植物。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同被、异被或单被。花盘有或无;雄蕊定数,2至1轮,1轮者常与花被对生,子房上位,常合生,弯生胚珠,多数至1个;中轴胎座至特立中央胎座。胚弯曲,包围淀粉质的外胚乳。包括12科:商陆科、玛瑙果科、紫茉莉科、番杏科、刺戟木科、仙人掌科、藜科、苋科、马齿苋科、落葵科、粟米草科、石竹科。
蓼目
蓼目仅蓼科,约40属800多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为灌木或小乔木。茎通常具膨大的节。叶为单叶,互生,有托叶鞘。花两性,稀为单性,辐射对称;花序由若干小聚伞花序排成总状、穗状或圆锥状,花有时单生;花被片3~6;雄蕊6~9,极少为16,有花盘;雌蕊1,子房上位,1室。瘦果卵形,具3棱或扁平,通常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胚弯生或直立,胚乳丰富。可分蓼亚科和酸模亚科,如蓼属、大黄属、沙拐枣属、木蓼属、冰岛蓼属、酸模属,翼蓼属、翅果蓼属为我国特有属。多为野生杂草,部分有药用价值。
白花丹目
白花丹目仅白花丹科(蓝雪科),共21属580种,分布于全球,多在北半球热带以外的半干旱地,以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为主,大都为耐盐碱植物。直立或攀援的灌木、亚灌木或1年生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序为穗状、头状或蝎尾状聚伞花序;苞片常形成鞘状总苞,干膜质;花萼宿存、合生,萼齿5,齿间常膜质;花瓣分离或合生,裂片5;雄蕊5,与花瓣或花冠裂片对生,子房上位,无柄,1室,胚珠1。蒴果为宿存萼所包,果皮干膜质或多少革质,不开裂或盖裂,稀从基部向上瓣裂。蓝雪花属和白花丹属常作观赏植物栽培于庭园,也供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