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亚纲的分类是哪些?

作者:植物观察者    发布时间:2019-12-16 15:38    浏览:

[返回]
  木兰亚纲是指按克朗奎斯特系统将被子植物分为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和百合纲(单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含8目,39科,约12,000种。木兰亚纲是有花植物基础的复合群或称为毛茛复合群,花被十分发育,雄蕊多数,心皮分离,雌蕊由单心皮组成,具两层珠被。
木兰亚纲

  木兰目

  木兰目植物体的薄壁组织中一般有精油细胞;花粉(除八角目外)为单萌发孔类型或单萌发孔类型的衍生类型,非三萌发孔类型;花瓣如存在,与萼片和苞片同数,较常有3至数条维管迹。木兰目花粉为各种单萌发孔类型、双萌发孔类型、多萌发孔类型或无萌发孔类型,但非三萌发孔类型。木兰目大多为木本植物(樟科的无根藤属例外);花发育正常,通常有由离生的花被片组成的明显的花冠,花被片明显或不明显分化为萼片和花瓣(在帽花木科中花被片合生形成脱落性的帽状物)。木兰目花大多数为下位(在帽花木科中略呈周位,同时具多数胚珠);花粉通常为单萌发孔类型或有时为无萌发孔类型(帽花木科和一些番荔枝科植物为二萌发孔类型);雄蕊常为片状,或有伸长、扩大的药隔,但有时也为较普通的形态;茎节最一般具三叶隙,有时具多叶隙或单叶隙;托叶有或缺;花大多数单生,或形成稀疏少花的花序,在大多数科里花序相当大型;种子有小的胚和大量胚乳。

  樟目

  樟目花通常为周位,或上位(在两个小科无油樟科和早落瓣科中,以及少数杯轴花科植物为下位花);花粉大多数为无萌发孔类型或二萌发孔类型,较少为单萌发孔类型或多萌发孔类型;雄蕊通常有相当普通的形态,但有时多少呈片状并具伸长的药隔;胚珠单生(或为2,但只有一个成熟);茎节具单叶隙;托叶缺;花通常较小,形成比大部分木兰目植物具较多花的花序;种子似木兰目,或常有大的胚和很少的胚乳或无胚乳。

  胡椒目

  胡椒目为草本、灌木或攀援藤本,稀为乔木;维管束有时散生而与单子叶植物的类似。叶互生、对生或轮生,单叶,不分裂,通常有托叶。花小,两性或单性,无花被或稀为单被花,通常聚集成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常有苞片;雄蕊1-10枚;心皮1-5,分离或连合。果为浆果、核果、蒴果或分果爿,不开裂或顶端开裂;种子具丰富的胚乳和小的胚。

  马兜铃目

  马兜铃目下的植物多为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无毛,有香气。茎细长,扭曲,有棱。花具发育较好的花被,常具合生的、多少似花冠的花萼,不簇生成肉穗花序;胚珠大多数倒生;植物体一般积聚有马兜铃酸;种子有胚乳,但无外胚乳。马兜铃目仅含马兜铃科,共10属,约600种。

  八角目

  八角目共3属,多为热带和亚热带木本植物。花辐射对称,靠甲虫传粉,花被无萼片和花瓣的区别。花粉为三萌发孔类型或六萌发孔类型;花为下位;木本类型有单叶隙节,无托叶。八角目为木本,薄壁组织内有精油细胞;单叶隙节,导管具梯状穿孔板或幼时具网状穿孔板,甚至单穿孔板;S型筛分子质体。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花各部螺旋状排列于隆起的花托上,花被片5至多数;雄蕊多数至4,花丝分离或合生,底着药,2室,纵裂;花粉粒3或6沟;心皮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或排成单轮,心皮上部常未闭合,柱头下延,每心皮有l至多数胚珠,边缘生或近基生,胚珠有双层珠被、厚珠心。瞢葵果或不开裂的肉质浆果。

  睡莲目

  睡莲目由于茎维管束散生、无维管束形成层、根系由不定根组成、不含芳香油等特征而被置于古草本群中,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之一。睡莲目植物体不具精油细胞;花粉(除睡莲目的大部分外)为三萌发孔类型或三萌发孔类型的衍生类型;花瓣如存在,大多数明显起源于退化雄蕊,较常只具单维管迹;草本植物,较少为木本,若为木本,则很可能有草本的祖先。睡莲目为水生植物,导管缺(在莲属的根中除外);大多数为片状胎座(在莲属中为顶生胎座);花粉为单萌发孔类型或无萌发孔类型,或(莲属)三萌发孔类型。睡莲目约8属70多种,广布世界各地。我国约5属10余种,产南北各地。Engler系统采用广义的睡莲科,含8属100多种。Hutchinson和Judd系统将之分为莲和睡莲2个科,Cronquist系统分为莲、睡莲、莼菜3个科,而Takhtajan(1997)则分为3目4科(增加萍蓬草科,Nupharaceae),置于睡莲和莲两个亚纲中。

  毛茛目

  毛茛目为草本、藤本或小灌木。花两性或单性,多为辐射对称,异被或单被。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或定数而与花瓣对生;心皮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或轮生。胚乳丰富。在某些特征上表现出比木兰目进步一些,但比其它双子叶植物原始,故通常认为它是由木兰目进化而来;也有人认为木兰目进化出木本植物,而草本植物是由毛茛目进化来的。毛茛目为陆生植物,偶水生,具导管;边缘胎座或侧膜胎座,有时为片状胎座或中轴胎座;花粉为三萌发孔类型或三萌发孔类型的衍生类型。心皮多数离生,或表面上或实际上为单心皮,很少明显合生,若心皮合生,则心皮多于2;萼片通常多于2;植物几乎不含原阿片碱。

  罂粟目

  罂粟目草本或灌木。一年生草本,无毛或稀在植株下部或总花梗上被极少的刚毛,高30-60(-100)厘米,栽培者可达1.5米。主根近圆锥状,垂直。茎直立,不分枝,无毛,具白粉。叶互生,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7-25厘米,先端渐尖至钝,基部心形,边缘为不规则的波状锯齿,两面无毛,具白粉,叶脉明显,略突起;下部叶具短柄,上部叶无柄、抱茎。花单生;花梗长达25厘米,无毛或稀散生刚毛。花蕾卵圆状长圆形或宽卵形,长1.5-3.5厘米,宽1-3厘米,无毛;萼片2,宽卵形,绿色,边缘膜质;花瓣4,近圆形或近扇形,长4-7厘米,宽3-11厘米,边缘浅波状或各式分裂,白色、粉红色、红色、紫色或杂色;雄蕊多数,花丝线形,长1-1.5厘米,白色,花药长圆形,长3-6毫米,淡黄色;子房球形,直径1-2厘米,绿色,无毛,柱头(5-)8-12(-18),辐射状,连合成扁平的盘状体,盘边缘深裂,裂片具细圆齿。蒴果球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4-7厘米,直径4-5厘米,无毛,成熟时褐色。种子多数,黑色或深灰色,表面呈蜂窝状。花果期3-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