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亚纲有哪些分类?

作者:植物观察者    发布时间:2019-12-10 16:15    浏览:

[返回]
  泽泻亚纲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的一个亚纲。泽泻亚纲共有4目(或3目),16科,近500种。一般认为泽泻目、水鳖目及茨藻目为近缘。但霉草目甚为独特,亲缘关系不详。有人认为泽泻亚纲作为一个整体是单子叶被子植物中最古老的类群。

  泽泻亚纲植物为水生或湿生草本,或菌根营养而无叶绿素。花的大小及颜色各异,或大而艳丽,或小而不显著;整齐花或不整齐花,两性或单性,排列于各种花序中,通常为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花被3数2轮,异被,或退化或无;花瓣及萼片均为3基数。雄蕊1至多数,花粉粒全具3核,单槽而无萌发孔;雄蕊具1至多个分离或近分离的心皮,偶结合,每个心皮或每个室具1至多枚胚珠,通常具双珠被及厚珠心。胚乳无或不为淀粉状。单叶,沿茎互生,某些种的叶对生或轮生。叶片具平行脉,基部常为鞘状,某些种类的叶片可退化或完全消失。
泽泻亚纲

  泽泻目

  泽泻目为水生或半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常密集于根状茎或匍匐茎的近顶端而呈基生状,通常基部扩大和具鞘。花序聚伞状伞形花序、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有时单生;花整齐,3基数(部分为多数),两性或单性;花被6,排成2轮,外轮3片,呈花萼状,内轮3片,呈花瓣状;雌蕊3~20离生(或基部联合),排成1轮或螺旋状排列。包括3科:花蔺科,仅花蔺;假花蔺科(沼草科),3属,分布于热带地区,部分为热带鱼缸水草;泽泻科,14属约90种,分布于北温带及热带,茎叶内含乳汁道,内充乳状汁液,如水车前(欧洲泽泻)、慈姑、刺果泽泻。许多种类为妨碍灌溉及航运的水生杂草,或为鱼类提供重要的生境,并有助于稳定岸线。经济价值不大,但在植被演替、促进陆地化形成方面有重要意义。

  水鳖目

  水鳖目仅水鳖科,16属约1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些属种也少数分布于温带。多年或一年生,浮水或沉水草本,生淡水或咸水中。茎存在或无。叶有时呈莲座状,有时为2列,互生、对生至轮生,或有肘分化出披针形、椭圆形或心状卵圆形的叶片和叶柄。花单生,成对或排成花序状,常为佛焰苞状的苞片或为2个对生的苞片所包;通常单性,很少两性,辐射对称;雄花常多数排列成伞形;雌花单生;花被片1~2轮,每轮3片,如为2轮,外轮萼片状,内轮花瓣状;雄蕊通常多数,向心发育,稀为3或2枚,花药外向,线形或椭圆形;子房下位,心皮3~6,花柱与心皮同数,不裂或2裂,3~6个侧膜胎座,胚珠多数。果实肉质,浆果状,但通常不规则或星状开裂。如水筛属、海菖蒲属、喜盐草属、黑藻属、水鳖属、水生草属、水车前属、泰来藻属、苦草属。

  茨藻目

  茨藻目含10科19属,为水生和池沼草本植物:水蕹科、冰沼草科、水麦冬科、眼子菜科、川蔓藻科、茨藻科、角果藻科、波喜荡科、丝粉藻科、大叶藻科。多为一年生沉水草木,有节,且不容易折断。单叶且常为线形,花大,单生或少枚聚生于叶腋。野生种常见于沼泽与池塘。20世纪八十年代后,受福寿螺侵害,部分种成为稀有植物。

  霉草目

  霉草目是一种腐生草木。直立茎自根茎生出,淡红色、紫色或黄色。叶呈鳞片,无叶绿素,仅具中脉。花小,单性,少为两性或杂性;总状花序或近聚伞花序,花梗向下弯曲,每花下有一小苞片;花被片3-10枚,排成单轮,基部常合生,先端常延长为髯毛活其他形态;雄蕊3-6枚,花丝短或无,或花药部分陷入花托中;雌蕊具6+50枚离生心皮,每心皮具一枚顶生、侧生或基生的花柱;具单生胚珠;内胚乳核型,胚小,无分化。本目1科,7属。我国仅1属:喜荫草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