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是指的哪四种植物?

作者:植物观察者    发布时间:2019-12-10 16:18    浏览:

[返回]
  四君子分别指的是:梅花、兰花、翠竹、菊花。最早谈论四君子是在明代黄凤池的《梅竹兰菊四谱》中,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其品质分别是:傲、幽、澹、逸。“花中四君子”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其文化寓意为: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世外隐士。他们都没有媚世之态、遗世而独立。在四君子之中而唯有梅花被古人的智慧创作出“梅花篆字”。

  梅花

  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也与松、竹合称为岁寒三友。它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它既没有牡丹仪态万千的雍容华贵,也没有玫瑰浪漫温柔的艳丽芬芳。梅花的美,不是一朵,而在一群,它在盛开时一团一簇,给人温暖的感觉。深冬初春里赏梅,会有一种热烈的气氛,让人感觉不到深冬初春的冷峭。它那不畏严寒、经霜傲雪、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独特个性,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敬重。古往今来的文学写作中,也是被歌咏得最多的品种之一。“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黄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的笔下,梅是如此的寂寞,也衬托了文人雅士的孤芳自赏。“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妙笔,让人闻到雪中梅花的淡淡暗香。“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的词,把对故国的思念,离恨随人而远的忧思,融进了雪梅之中。
梅花

  兰花

  兰花,是花、香、叶“三美俱全”的花卉。它与菊花、水仙、菖蒲,并称“花草四雅”,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生长于深山幽谷之中的兰花,清香淡雅,气宇轩昂,临风摇曳,婀娜多姿,花开幽香清远,沁人肺腑。它那“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的高洁品质,为自己迎来了“空谷佳人”的美誉。古时,把好的文章称为兰章,把情深意厚的好友称为兰友或者兰宜。因此,兰花成了人间美好事物的象征。在源源流长的中国文学中,兰所占的比重也相当大。“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屈原大夫用如此的词句来赞美兰花,让人领略了兰的美丽。“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杜牧笔下的兰花,在碧水茫茫的兰溪河边,河水与兰花相映,兰花散发着特有的幽香,细雨霏霏,将一幅朦胧淡雅的图画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苏辙的这首诗,意境虽颇蕴禅机,但对幽兰的简约品性,推崇备至。
兰花

  翠竹

  翠竹,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竹子与松树、梅树合称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许许多多叶似剑鞘的竹子,枝繁叶茂,在竹波荡漾,连片成海时。它们有的如绿珠坠地,有的又如翠云接天,那千姿百态的竹海里,竹叶婆娑起舞,摇曳万里。置身于竹海,处处饱含着竹的清香。其情其景其幽香,无不使人陶醉。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文人爱竹,古已有之。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知之者很多,称颂者也不少。竹对苏东坡来说,竹比每天必须的食物都重要了。李贺的“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写出了竹的几分哀怨,把情与恨的感叹用竹写了出来。范成大的“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则在竹中写出了含泪的离愁,让人感觉那绿竹也有着一分与人相同的离愁别恨。

翠竹
  菊花

  菊,又名延年、寿客等。菊花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名花,有着三千多年栽培的历史。菊花清雅高洁,花形优美,色彩绚丽,自古以来被视为高风亮节、清雅洁身的象征。深秋季节,百卉凋零,唯有菊花霜中争艳。经过严霜后,才能等到花开,这也许就是被称为傲骨的由来。文人笔下的菊花,更显得多姿多彩。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是脍炙人口的佳句,妇孺皆知。王安石的“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把落地的黄菊比喻成雨后的黄金。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写出了自己的满腹忧郁。
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