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蕨类植物

作者:植物观察者    发布时间:2019-12-10 16:17    浏览:

[返回]
  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为维管束的孢子植物,陆生、附生、少为水生,直立或少为缠绕攀援的多年生草本,或间为高大树形;孢子体(即通常所谓绿色蕨类植物)照例有根、茎、叶的器官分化[松叶蕨(兰)除外。孢子体的形体在近代植物界中最为多种多样。有大如乔木状的,也有小仅达1厘米的,但绝大多数为中形多年生草本植物。孢子体生有多数孢子囊,内生孢子;最原始蕨类植物的孢子囊生于枝之顶端,有些生在特化的叶上或叶片上(囊托)成穗状或圆锥状囊序,有的生于孢子叶的边缘,也有的聚生于枝顶成孢子叶(囊)球,而在绝大多数的种类则以各种形式生于孢子叶的下面,形成所谓孢子囊羣(堆)、或满布叶之下面。孢子(有n染色体)有同孢和异孢之分:异孢型的,在孢子体(郎通常的植物体)上生大小两种孢子叶:大孢子叶生大孢子囊,内生大孢子;小孢子叶生小孢子囊,内生小孢子。近代绝大多数的蕨类植物都属于同孢型。孢子成熟后从孢子囊内以特种巧妙的机制(环带)被散布出来,落地后萌发生长成为原叶体,叫做配子体。配子体的形体甚为简单,为不分化的叶状体、块状体或分叉的丝状体等。在同一配子体上产生颈卵器和雄精器(雌雄同体),但在异孢型的蕨类植物,配子体更为简化而有雌雄性之分(雌雄异体),雄配子体极小,不脱离小孢子壁,雌配子体远较大,也不脱离大孢子壁。精子凭水为媒介,借助于本身的纤毛运动,能和卵子行受精作用,产生配偶子,由此生长发育成为绿色孢子体(有2n染色体),也可叫作成长的蕨类植物,在它的叶体上产生孢子囊,内生孢子,孢子落地萌发又发育成原叶体。这样,孢子世代的孢子体和配子世代的配子体相互交替一次,就完成蕨类植物的生活周期。

  蕨类植物是一群进化水平最高的孢子植物。生活史为孢子体发达的异形世代交替。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较原始的维管组织。配子体微小,绿色自养或与真菌共生,有根、茎、叶的分化。有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和颈卵管。无种子。现存约12000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尤以热带、亚热带地区种类繁多。大多为土生、石生或附生,少数为湿生或水生,喜阴湿温暖的环境。我国约有2600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区。一般分成5个亚门:松叶蕨亚门、楔叶亚门、石松亚门、水韭亚门和真蕨亚门,前4个亚门的叶原始,无叶柄和叶隙,仅具1条叶脉,称为小型叶蕨类。
蕨类植物

  松叶蕨亚门

  松叶蕨亚门也叫裸蕨类,是原始的陆生植物类群。孢子体仅有假根,气生茎二叉分枝,叶为小型叶,无叶脉或仅有单一叶脉,孢子囊2~3枚聚生于枝端或叶腋,孢子同型。配子体雌雄同株,生地下,无叶绿体。大多已绝迹,现存仅松叶蕨目,包括2科:松叶蕨科和梅溪蕨科,共3属3种。其中梅溪蕨科仅1种,仅见于大洋洲;松叶蕨科有2种,我国仅松叶蕨,产于西南、华南及华东地区。

  楔叶亚门

  楔叶亚门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不定根;茎有节和节间之分,有时生块状茎,管状中柱到具节中柱,木质部内始式;叶小型,不发达,轮生成鞘状;孢子叶又称孢囊柄,孢子同型或异型;配子体具背腹性。出现于泥盆纪,繁盛于石炭纪。现存仅1目1科1属,即木贼目木贼科木贼属,共29种。常见如问荆和木贼,前者有营养茎和生殖茎(孢子茎)之分,后者则无,另如节节草、笔管草。多生于田边、溪沟边、路边和林缘等阴湿地方。

  石松亚门

  石松亚门茎干大多为二叉分歧,叶极小,有叶舌或无,螺旋状排列或4列交互对生,但都只有单一不分枝的维管束。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有同型(石松)和异型(卷柏)之分。现存仅石松目和卷柏目,前者包括3科:石杉科、石松科、石葱科,后者仅卷柏科,共约1000种。常见如卷柏、蛇足石杉、石松、灯笼草、翠云草等。多产于热带,有些广泛分布于温带,通常生于林下或附生树干,部分生于干旱的石壁。其中石松孢子在工业上称石松粉,为铸造工业的优良脱膜剂,或入药。

  水韭亚门

  水韭亚门为水生草本,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根托(属于茎),先端生不定根;茎块茎状,原生中柱,有次生生长结构;叶条形丛生,具叶舌;孢子叶有大小之分,孢子异型;配子体极度简化,有雌雄配子体之分。仅1目1科1属约60余种,即水韭目水韭科水韭属。我国仅3种:中华水韭仅产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可能已灭绝;宽叶水韭产于云南、日本及朝鲜;台湾水韭特产于台湾。生于沼泽、沟塘淤泥中,由于人为的环境破坏,已列为国家级保护植物。

  真蕨亚门

  真蕨亚门是为现今最繁茂的蕨类植物,约有1万种以上,广布全世界;我国近2000种,广布全国。孢子体发达。茎除了树蕨外,均为根状茎,有各式中柱。木质部主要成分为管胞,少数具导管。叶为大型叶,幼叶拳卷状,长大后平展,分化为叶柄和叶片二部分。叶片为单叶或一至多回羽状分裂或复叶。孢子囊常聚集成孢子囊群生于叶边缘或背面,也有的生于特化了的孢子叶上,有或无囊群盖,孢子同型,一些水生真蕨的孢子囊则生于特化的孢子果内,孢子异型。配子体为心脏形的叶状体,长宽一般不超过1厘米,绿色,有假根。精子器和颈卵器均生于腹面。根据孢子囊的发育方式、结构及着生位置等,可分为原始薄囊蕨纲、厚囊蕨纲和薄囊蕨纲。如蕨、海金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