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菌类植物?

作者:植物观察者    发布时间:2019-12-24 15:28    浏览:

[返回]
  菌类植物是孢子植物的一种,一大类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含叶绿素等光合色素(极少数光合细菌除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即异养生活。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结构,合子不发育成胚。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它无处不在。现在,已知的菌类大约有12万余种。

  菌类植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种类繁多的一大类群低等植物。菌类分为细菌门、黏菌门和真菌门。这3个独立门的植物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和生活史均有很大的差别,彼此并无亲缘关系。因此现在有些分类学家,将细菌和蓝藻单列为原核生物界,而把黏菌和真菌划为真菌界,但是多数学者认为这3个门,虽然它们之间有很大差别,可是它们均有明显的共同特征。其特征是植物体构造简单,为单细胞、多细胞丝状体和由丝状体组成的各种各样的形态体。植物体不具有叶绿素及其他光合作用的色素,是典型的异养式生活的植物,异养式生活包括寄生、腐生和共生。这与绿色植物的营养方式截然不同。所以均将它们归于菌类。但随着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孢子植物下属的真菌植物已经从植物界中独立出来,单独列为真菌界。

菌类植物

  细菌门

  细菌门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清楚。绝大多数种类不含光合色素,营腐生(从动植物遗体或其他有机物吸取养分)或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吸取养分)生活;少数自养生活,如紫细菌、硫细菌等。由于其也具有细胞壁而置于广义的植物界。

  细菌门菌类主要进行无性生殖,除少数种类外,分裂繁殖是细菌的唯一繁殖方法。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细菌门的有害方面也不容忽视。

  黏菌门

  粘菌的营养体是裸露的原生质体,称为变形体。变形体通常是不规则的网状,直径大者可达数厘米,灰色、黄色、红色或其它颜色,无叶绿素,内含多数细胞核。由于原生质的流动,因而能蠕行在附着物上,并能吞食固体食物。变形体也有感光作用,平时移向避光的一面,繁殖时移向光亮的地方。粘菌营养体的结构,行动和摄食方式与原生动物相似,其繁殖方式又与植物相同,故粘菌兼有动物和植物的特性。除少数寄生在种子植物上外其余都是腐生。粘菌门是介于动植物之间的一类生物,约有500种。它们的生活史中一般是动物性的,另一段是植物性的。营养体是一团裸露的原生质体,多核,无叶绿体,能作变形虫式运动,与动物相似。生殖时能产生具纤维素壁的孢子,为植物性状。

  真菌门

  通常所称的真菌即指该门菌。营养体大多为分枝繁茂的发达菌丝体,少数菌丝体不发达,一些低等种类为单细胞,真菌的菌丝有三种:气生菌丝、营养菌丝、直立菌丝。它主要依靠营养菌丝来吸收营养物质。细胞壁的主要组分为甲壳质或纤维素。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和各种分生孢子等。有性生殖是通过性细胞的结合形成各类有性孢子,如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等。蕈类(真菌一种)包括菌柄、菌盖和产生孢子的菌褶等三个部分。菌盖高于地面,这样散落的孢子就可以被空气气流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