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孢子植物

作者:植物观察者    发布时间:2019-12-24 14:50    浏览:

[返回]
  如果把植物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种子植物,即有种子的植物。另一类没有种子的便是孢子植物,它们不靠种子来繁殖的,而是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产生另一种生殖细胞-孢子来完成繁殖后代的。我们把这类植物统称为孢子植物。主要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五类。孢子植物一般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属于真核生物。
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是一类比较原始、古老的低等生物。藻类的构造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的叶状体。如小球藻是单细胞,团藻属于群体,海带呈叶状体。藻类含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藻类植物约有3万种,主要分布于淡水或海水中,分为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两种,包括裸藻门、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体型多样,有单细胞、群体(由许多单细胞聚集而成,细胞没有紧密的生理联系)、多细胞的丝状体及叶状体;高等种类已有简单的组织分化。藻体大小差别很大,小的只有几微米,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较大的肉眼可见,最大体长达100米以上。某些种类过度繁殖会引起赤潮(海洋)、水华(淡水)等现象。藻类中有很多已划分出植物界,比如蓝藻被划入细菌。

  菌类植物(已从植物界中独立出来)

  菌类植物是个庞大的家族,它无处不在。现在,已知的菌类大约有10多万种。菌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一般不具有叶绿素等色素,大多营异养生活。菌类植物可分为细菌门、粘菌门和真菌门三类彼此并无亲缘关系的生物。其中粘菌是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生物。它在营养期为裸露的、无细胞壁、多核的原生质团,称变形体(与变形虫相似)。但在繁殖期,它可产生具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又具真菌的性状。但随着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孢子植物下属的真菌已经从植物界中独立出来,单独列为真菌界,所以就不存在菌类植物了。

  地衣植物

  地衣植物,就是真菌和藻类共生的一类特殊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能生活在各种环境中,被称为“植物界的拓荒先锋”。共生的真菌大多是子囊菌,少数是担子菌,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并包被藻体;共生的藻类主要是蓝藻(细菌)和绿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高等植物,没有真根和维管组织的分化,多生于阴湿环境中。具有配子体世代占优势的独特生活史。配子体产生性器官(精子器和颈卵器)和配子(精子和卵子);孢子体产生孢子,但它们不能独立生存,必须依赖配子体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全世界约有23000种,分为苔纲、藓纲和角苔纲。苔藓植物在不毛之地和受干扰后的次生生境中担当重要的拓荒者角色;同时在北温带和高山生态系统的水土维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泥炭藓等种类在园艺和微缩景观设计有着巨大价值,强生公司以其为材料生产女性卫生护垫;也是广泛用于监测空气污染和作为科学研究上的模式植物。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是一群进化水平最高的孢子植物。生活史为孢子体发达的异形世代交替。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较原始的维管组织。配子体微小,绿色自养或与真菌共生,有根、茎、叶的分化。有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和颈卵管。无种子。现存约12000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尤以热带、亚热带地区种类繁多。大多为土生、石生或附生,少数为湿生或水生,喜阴湿温暖的环境。我国约有2600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区。一般分成5个亚门:松叶蕨亚门、楔叶亚门、石松亚门、水韭亚门和真蕨亚门,前4个亚门的叶原始,无叶柄和叶隙,仅具1条叶脉,称为小型叶蕨类。